第一课:自我呼召的连结——人生拼图的起点
人生就像一幅未完成的拼图,每一块都独一无二,但若没有连结,再多的拼图也无法呈现出完整的画面。这一讲,我们会聚焦在“自我呼召的连结”——也就是你为什么要在这里?你的人生使命是什么?
引言:Where——完成拼图
想象一下,当你打开一盒拼图,最先要做的不是急着拼,而是先看看盒子上完整的图案是什么。这个图案,就是我们人生的方向,是上帝对每个人的呼召和设计。没有这个图案,拼图就只是一堆零散的碎片,没有意义,也没有方向。
在今天的时代,尤其是Z世代,虽然科技发达,人与人之间的连结却越来越浅。很多人忙碌于工作、学习,却常常感到迷茫,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。这就是缺乏呼召连结的表现——没有方向,没有动力,人生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。
研究:连结的重要性与超我连结
为什么呼召连结这么重要?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中,我们发现,当一个人与自己的使命和价值观连结时,大脑会释放多巴胺,带来持久的动力和幸福感。相反,如果只是被动地完成任务,或者为了别人的期待而活,久而久之,内心会感到空虚和疲惫。
六秒钟情商模型告诉我们,自我认知是第一步,但只有当你清楚自己的呼召,才能做到“有意识、有意图、有意义”地生活。呼召连结不仅是个人层面的,更是群体性的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使命,就像拼图中的每一块,只有彼此连结,才能完成整幅图画。
问题:缺乏呼召连结的后果
如果一个人缺乏与自我呼召的连结,会出现哪些问题呢?
1、迷失方向,陷入“浮萍式”漂流
没有呼召的人,容易在人生选择上随波逐流,今天做这个,明天做那个,缺乏清晰的目标和动力。他们可能会为了金钱、地位、别人的认可而活,但内心始终感到空虚和不安。
2、使命传承断层,难以延续
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确的呼召,就无法把真正的信仰和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。属灵或家庭的使命在代际交接时,容易流于表面,下一代缺乏归属感和责任感。
3、动机扭曲,沦为功利或责任主义
缺乏呼召连结的人,往往会将服侍或工作变成追求个人成就或社会认可的工具,而不是出于内心的热爱和使命。这种扭曲的动机,最终会让生命失去活力和影响力。
可能难处:重建呼召连结的挑战
想要找回或建立呼召连结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在实际生活中,我们会遇到很多障碍:
1、身份认同与使命觉醒的困难
许多人从小被教导要“听话”“做对的事”,却很少有机会思考“我为什么要这样做”。长大后,他们很难从内心找到自己的使命,甚至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迷失自我。
2、跨代价值观与使命融合的挑战
老一辈和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往往不同,老一辈可能更重视稳定和传统,而年轻人更追求创新和自我实现。这种代际差异,容易导致冲突和误解,让使命传承变得困难。
最后目标:从概念到行动
那么,如何才能建立与自我呼召的连结呢?
1、认知人生预设的使命方向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使命。你可以通过回顾自己生命中的关键时刻,找出那些让你感到有意义、有成就感的经历,提炼出你的核心价值。比如,你发现自己很喜欢帮助别人,这可能就是你的呼召之一。
2、将使命转化为日常行动
呼召不是遥不可及的理念,而是可以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。你可以从小事做起,比如在家庭、职场、教会中,用你的恩赐去服侍、去帮助、去影响他人。当你把呼召转化为具体的行动,人生就会变得更有方向和动力。
圣经神学:福音派的国度神学观
从福音派的角度来看,呼召是上帝对每个人的独特设计。圣经告诉我们,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工作,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,为要叫我们行善,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(以弗所书2:10)。呼召的本质不是追求自我实现,而是以管家的身份管理世界,为上帝的国度和荣耀而活。
附加观点:回应教会使命
作为基督徒,我们的呼召不仅是个人层面的,更是群体性的。我们要作门徒,传福音,把上帝的真理和爱传递给下一代。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,认清世界的败坏和扭曲,用呼召连结的力量,活出有影响力、有使命的人生。
连结与使命传承
第二讲:自我刻意连结——拼图的对接艺术
上一讲我们谈到了“自我呼召的连结”,今天我们要继续探讨“自我刻意连结”——也就是如何主动、有意识地建立和维系关系,让使命得以传承。
引言:How——安设拼图
拼图的每一块都需要精准对接,才能拼出完整的图案。同样,使命传承也需要我们主动、刻意地经营与他人的关系。如果没有刻意连结,再好的呼召也无法传递下去。
在现实生活中,很多人误以为关系会自然而然地建立,但实际上,深度的连结往往需要我们主动投入时间、精力和情感。尤其是在这个快节奏、高科技的时代,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越来越碎片化,刻意连结变得尤为重要。
研究:连结需要可执行框架
六秒钟情商模型告诉我们,自我选择是第二步。这意味着我们要有意识地选择最有益于关系和使命的行动,而不是被动地反应。刻意连结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,而是需要我们主动规划和执行。
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,我们发现,团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合作。如果缺乏刻意连结,团队会变得松散,沟通效率低下,创新和成长都会受到阻碍。
问题:缺乏刻意连结的后果
如果一个人缺乏自我刻意连结,会出现哪些问题呢?
1、人际关系表面化,深度连结缺失
没有刻意经营关系的人,容易在人际互动中流于表面,无法建立信任和支持的深层关系。这样的关系,经不起考验,也难以支持使命的传承。
2、传承准备不足,临时应对导致失败
缺乏主动规划和投入,个人在面对传承或责任交接时,只能仓促应对,缺乏系统准备和能力提升,常常在关键时刻力不从心,错失成长与转型的机会。
3、成长动力减弱,能力发展停滞
刻意连结不仅是对外的关系经营,也是对内的自我成长。如果缺乏主动学习和反思,个人容易安于现状,不再追求突破,最终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被淘汰或边缘化。
可能难处:刻意连结的实践障碍
想要建立刻意连结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在实际生活中,我们会遇到很多障碍:
1、碎片式的自我管理习惯
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,常常被各种琐事分散注意力,难以集中精力经营关系。
2、反应式的生命习惯
很多人习惯于被动应对,遇到问题才去解决,而不是主动规划和投入。
3、关系经营与时间投入的冲突
深度连结需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,但在忙碌的生活中,很多人难以长期坚持。
4、沟通机制与团队协作的障碍
即便有意愿建立深度连结,但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、团队文化或信任基础,容易使刻意连结流于表面。
最后目标:构建连结的生态系统
那么,如何才能建立自我刻意连结呢?
1、主动经营关键关系
你可以有意识地与家人、同事、团队成员建立深度关系,增强信任与协作。比如,定期安排家庭聚会、团队活动,或者一对一沟通,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待。
2、持续规划与自我成长
刻意连结促使你主动设定成长目标,制定学习与提升计划,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,使自身能力与使命需求同步提升。
圣经神学:福音派的管家仆人神学观
从福音派的角度来看,我们都是上帝的管家和仆人。耶稣教导我们要彼此相爱,互相服侍。管家不仅要管理好家里的资源,更要关心家里的人。刻意连结,就是要像管家一样,主动关心、服侍和帮助他人,让使命得以传承。
附加观点:认清世界败坏,扭曲负面的事实
在这个充满挑战和诱惑的世界,关系很容易被破坏。我们需要认清世界的败坏和扭曲,用刻意连结的力量,突破冷漠与隔阂,构建积极的团队氛围。
连结与使命传承
第三讲:自我认知的连结——拼图的本质洞察
我们要探讨的是“自我认知的连结”——也就是如何真实地认识自己,让使命得以传承。
引言:What——辨识拼图
拼图的每一块都有独特的形状和图案,只有认清每一块的特点,才能精准对接。同样,使命传承也需要我们真实地认识自己,理解自己的情绪、动机和行为模式。
在现实生活中,很多人对自己并不了解,甚至逃避真实的自我。他们可能会用“忙碌”“成就”来掩饰内心的空虚和不安,或者用“属灵面具”来包装自己。这样的自我认知缺失,会让使命传承变得困难。
研究:我们需要连结,真实的连结
六秒钟情商模型告诉我们,自我认知是第一步。只有当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感觉和行为模式,才能在关系中保持真实和一致。情绪是数据,所以要准确地搜集这些信息,理解自己的优势和挑战。
在心理学的研究中,我们发现,自我认知不足的人,容易在压力下做出冲动或错误的决定,甚至无法看清自己的长处和短板。这样的领导者,往往会让团队陷入混乱和不安。
问题:缺乏自我认知的后果
如果一个人缺乏自我认知的连结,会出现哪些问题呢?
1、情绪管理失控,决策能力受损:自我认知不足的人,难以觉察和调节自己的情绪,容易在压力下做出冲动或错误的决定,既影响个人成长,也破坏与他人的信任关系。
2、自我形象扭曲,陷入自卑或自大极端:没有真实自我认知,个人容易出现过度自信或极度自卑的极端,导致在团队中无法正确定位自己,影响合作与领导效能。
3、价值观冲突,内外矛盾加剧:缺乏自我认知的人,难以厘清自己的核心价值观,常在外界压力和自我期待之间摇摆不定,长期下来会出现认知分裂、内心冲突和情绪困扰。
可能难处:突破自我认知的阻力
想要提升自我认知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在实际生活中,我们会遇到很多障碍:
1、有待开发的自我(Under Develop):很多人从小被教导要“听话”“做对的事”,很少有机会思考“我是谁”“我想要什么”。长大后,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很模糊,甚至从未认真反思过。
2、情绪觉察与自我反思的难度:自我认知需要持续的情绪觉察和自我反思,但很多人缺乏相关技能或习惯,容易陷入“自我盲区”。
3、价值观整合与内在冲突的挑战:即便意识到自我认知不足,但个人价值观、成长环境与当下需求可能不一致,导致在整合过程中产生内在冲突。
最后目标:打造认知升级的螺旋
那么,如何才能建立自我认知的连结呢?
1、精准觉察情绪与行为模式
你可以通过情绪日志、定期反思、360度反馈等方式,精准识别自己的情绪、动机和行为模式,理解这些内在因素如何影响你的决策与人际互动。
2、发挥优势,突破成长瓶颈
自我认知帮助你发现自身优势与待改进之处,有针对性地发挥长处、弥补短板,实现持续成长与突破,提升自我领导力和影响力。
圣经神学:福音派的关系神学观。从福音派的角度来看,我们都是上帝所创造的,彼此连结、彼此影响。耶稣教导我们要彼此相爱,互相服侍。自我认知的连结,就是要真实地面对自己,接纳自己的软弱和不足,用爱和真理与他人建立深度关系。
附加观点:回应教会使命。作为基督徒,我们要真实地认识自己,用自我认知的力量,活出有影响力、有使命的人生。认清世界的败坏和扭曲,用连结的力量,突破冷漠与隔阂,构建积极的团队氛围,让使命得以传承。
总结:没有连结,就没有使命传承。只有在呼召、刻意关系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都建立深度连结,我们才能成为拼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,让使命的火炬代代相传。感谢大家的聆听,愿我们在连结中成长,在传承中发光!
参考资料链接:
1、https://cn.6seconds.org/six-seconds/the-six-seconds-eq-model.html
3、https://www.biblesociety.sg/chineseministry/ch-sibd/courses/
6、https://www.zaobao.com.sg/lifestyle/story20250615-6766011
7、https://www.mct.gov.cn/whzx/whyw/202506/t20250613_960582.htm
8、http://www.hunan.gov.cn/hnszf/hnyw/tt/202506/t20250614_33709347.html
9、https://zyj.beijing.gov.cn/zyyxw/202506/t20250609_4109515.html
10、https://www.gov.cn/lianbo/difang/202506/content_7027906.htm
11、https://www.shanghai.gov.cn/nw17239/20250613/dea171b428d443f196690c959295663e.html